華府終於達成協議提高舉債上限,避免可能引發的全球金融災難,也讓美國免於難堪至極的倒債。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促成華府達成協議,而協議本身有許多面向,因此反應自然也不少。我本身的看法如下。
首先是鬆了一口氣。美國總算不會創下建國史上第一次倒債,同時又不會執行傷害經濟的短期撙節措施,也沒有損及最核心的社會保護政策,或者全民健保。而上個月的這場僵局鬧劇起碼15個月內不必再發生。
「不要造成傷害」(do no harm)的希波克拉底誓言,不但適用於醫生,也同樣適用在經濟政策,而白宮成功堅持不採取短期內會立即傷害經濟的節約政策,其實非同小可。事實上,以國會當前生態來說,能達成「不傷害」的政治協議可能已是最佳結果。
但接下來是更多的質疑。客觀估計,美國現在面臨的財政赤字會比高於原先估計,經濟前景已急速惡化,而只要未來十年內經濟增長速度每年少掉0.5個百分點,到2021年時美國的國債總額會再增加1兆美元。
儘管達成的協議承諾立即減少政府開支1兆美元,但實際上,該案對未來十年的真正開支影響甚微。協議只是重新確認國會已經對2011與2012年達成的減支作法,至於削減2013年的支出,就算沒有協議,預料國會也會做出一樣的安排。
而未來的情況其實無人知曉。實際的政治運作是,每屆國會都有權批准任期內的年度預算案,本屆在2012年就要結束任期的國會,根本無法約束以後的預算。沒錯,目前的法案限制了舉債上限,並有自動減債機制,但這些法案內容幾乎確定都會在2013年遭到重寫。事實擺在眼前,未來能夠反映最新民意的國會,才能掌控政府的預算支出。
更驚人的是,將要負責提出第二波減少赤字1.5兆美元的國會委員會,居然沒有明言他們減少赤字的基礎點在哪。從哪兒減起?有先扣掉布希的免稅額嗎?有讓目前的稅賦優惠如期結束嗎?有算進每年都會調整的最低應稅下限嗎?這些問題通通沒有答案。
國會減少赤字的基礎點在哪?這包括許多相當惱人的細節,卻是必須釐清的關鍵。例如,如果預設布希對富人的減稅方案能繼續獲得展延,那「停止展延」布希減稅就能填補近1 兆美元的預算赤字。但就目前的國會生態來看,停止延展布希減稅又有可能被視為「增稅」1兆美元,難以過關。
因此我們最終要面對的是經濟局勢的焦慮。美國經濟當前的問題不在於政府赤字,而是就業不足,缺乏增長動能。本周一連串數據不佳的利空,就完全夷平當天美國免於倒債的慶祝行情,從這裡就能看到真正的經濟憂慮。美國公債在朝野無法達成舉債上限協議時,殖利率卻反而屢創新低,由此更能看出市場實際的憂慮所在。
依照現行的政策走下去,今年底時,大量的政府刺激方案都會終止,所得稅減免也將到期,經濟看來勢將難以高速成長,更不可能在2012年把失業率壓低到8.5%。從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不到1%就可以看出,美國經濟已經處於失速邊緣,還要面臨始終未獲得控制的歐債危機、油價高漲、企業與家庭經濟信心低迷。如果沒有採取其他的刺激行動,美國重新陷入經濟衰退的機會恐怕是三分之一。
如果我的這些判斷正確,那美債危機解除的快感將無法持久,馬上就會轉變成對美國經濟與財政前景的憂慮。
我對政府有兩點建議。首先,布希的減稅方案必須如期結束,這樣就能輕易達成減赤目標,又只需對社福退休支出做出些微的調整。第二,所得稅減免必須延展,並且投資基礎建設,延長失業救濟,藉此刺激經濟需求。如果能這麼做,才能再次證明邱吉爾對美國政府的評價無誤:「美國人總是在耗盡一切其他方案後,選到正確的作法。」
(作者Lawrence Summers為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、前美國財政部長,現為哈佛大學教授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