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自97年4月15日起,太陽眼鏡列入法定應施檢驗品目範圍,消費者於選購太陽眼鏡時,應認明「商品檢驗標識」。(圖/吳卓翰、楊惠中提供) |
文/吳卓翰、楊惠中
炎炎夏日即將來到!夏季陽光是紫外線傷害皮膚及眼睛最強的時候,而配戴太陽眼鏡是保護眼睛及預防白內障的最好方法。
簡單來說,紫外線和可見光一樣都是「電磁波」中的一部分,一般簡寫成 UV(Ultraviolet)。依據其波長及生物效應,可區分為:
●UVA(長波紫外線):波長320至400nm,大部分的UVA並無法以臭氧層隔離,故95%以上的UVA到達地球表面,能量低,但穿透力強,其能量可破壞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,並穿透皮膚深層,使皮膚產生皺紋及永久性傷害。長期的研究資料顯示,UVA與皮膚曬黑及皮膚癌的形成有關。
●UVB(中波紫外線):波長280至320nm,僅約1%以上的UVB到達地球表面, 強度為UVA的1000倍,無法穿透表皮層,主要造成皮膚變黑及DNA損傷,出現皮膚曬傷症狀。
平時陽光中的UVB會被大氣中的臭氧吸收,但是近數十年起,因為大量使用冷氣和冰箱等家電溫度調節設施,其所使用的冷媒(氟氯碳化物)散佈至大氣,而造成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損,於是UVB便失去阻隔,而可直接抵達地球表面。眼睛被陽光中UVB照射後,水晶體內的蛋白質被破壞而呈白濁狀,即是所謂的「白內障」。
●UVC(短波紫外線):波長介於100至280nm間,較上列為短,唯能量較大。大部分的UVC於大氣層中的臭氧層隔離,僅只有極少量到達地表,故UVC對地球上的生物並不會產生影響。
配戴太陽眼鏡是保護眼睛避免受到UVB破壞最好的方法,台灣自97年4月15日起,太陽眼鏡列入法定應施檢驗品目範圍,消費者於選購太陽眼鏡時,應認明「商品檢驗標識」。換句話說,市售太陽眼鏡不論是國產或進口產品,都必須經過檢驗合格,才能上市販售。
劣質太陽眼鏡不但不能阻擋紫外線,可能會因鏡片透光度下降,而使瞳孔變大,紫外線反而會大量進入眼睛,令眼睛受損。建議消費者於選購太陽眼鏡時,應特別注意其產品是否具有抗紫外線的功能,必要時,亦可請專業人員實際以相關儀器檢測以供確認。
(作者分別為公職醫事檢驗師、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常務理事)
留言列表